一直對自己的身材不太滿意,尤其是胸部比較扁平。每次試衣服總覺得少了點曲線感,和閨蜜逛街時也常被調侃“紙片人”。其實糾結做不做隆胸有兩三年了,直到有次在商場試穿吊帶裙,導購員遞來的C杯內衣讓我突然意識到:或許改變的時候到了。
在網(wǎng)上查資料時看到很多關于假體的討論,曼托這個名字反復出現(xiàn)。有姑娘提到這個牌子的底盤設計適合東方人身形,躺下時的弧度比較真實。我還專門去本地的整形科掛號詢問,醫(yī)生拿著模型給我比劃:“你的胸腔寬度適合中凸款,穿貼身衣服不會顯得假?!碑敃r摸了摸展示用的假體樣品,硅膠的柔軟度比想象中好,表面帶著點磨砂質感。
選擇菲凡是因為同事的表姐在那兒做過雙眼皮。我提前兩個月就去面診過兩次,第二次帶著男朋友一起去的。顧問拿著測量尺在我身上比劃數(shù)據(jù)時,他緊張得手心冒汗,倒是醫(yī)生講得挺實在:“身高163配275cc能改善輪廓,但別追求太大,否則肩膀會顯壯?!彼麄兇髲d的價目表都是直接貼在墻上的,基礎套餐包含三天住院費,用的曼托精致版。本來想選毛面假體,但聽說光面的更不容易摸到邊緣,之后補了四千差價升級了型號。
手術當天早上七點就禁食了。護士先給腋下剃了絨毛,畫線時醫(yī)生讓我站著抬手,筆尖沿著預定切口位置滑動時有冰涼的觸感。進手術室后麻醉師往留置針推藥時說了句“會有點脹”,結果三句話沒說完我就睡過去了。醒過來時胸口綁著壓力帶,像穿了特別緊的運動內衣,導流管里的淡紅色液體流了小半袋。前六個小時完全不敢動,護士每隔半小時就來按鈴測血壓。
第三天換藥時頭一次看見自己的新胸型。腫脹還沒消,但輪廓已經(jīng)出來了,從側面看像飽滿的水蜜桃。更驚喜的是腋下切口,貼著膚色膠布幾乎看不出來。記得拆線后第十天,我偷偷穿上以前的比基尼對著鏡子轉圈,原來空蕩蕩的罩杯現(xiàn)在剛好填滿,抬手時能看到自然的弧度起伏。
現(xiàn)在做完半年多,健身時穿運動內衣的承托感完全不一樣。有次泡溫泉被閨蜜發(fā)現(xiàn),她驚呼“你這偷偷變漂亮不帶我”,其實她們都沒發(fā)現(xiàn)是假的,只覺得我突然會穿衣服了。男朋友說現(xiàn)在擁抱時的感覺更柔軟,但和以前的觸感區(qū)別不大。自己摸著假體邊緣確實有點細微的顆粒感,不過穿著衣服完全看不出來。
回想整個過程,更關鍵的是術前溝通要深度。我拿著不同角度的自拍照和醫(yī)生討論了四十分鐘,確保假體底盤和自身胸骨能自然銜接?,F(xiàn)在穿V領衫不需要再墊胸貼,整個人自信很多。要說有什么遺憾的話,就是后悔沒早兩年做,白買了那么多加厚內衣。